問安
院長、院董、各位牧者、嘉賓、師長、校友、同學,大家好。感謝主的恩典,讓我有機會在這個宴會上致詞。
引言
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與「伯特利神學院」都有一個故事,今晚我都希望透過自己與「伯神」的故事來分享一下。
我與「伯特利」的故事發生在今天11月20日,但係在32年前的今天。
第一個故事
1978年的今天,爸爸正在嘉林邊道某教會裡工作,我正在懷孕的媽媽一如以往,下班後到教會,再與爸爸一起步行回家。當日黃昏,媽媽一步出教會門外,竟穿了羊胎水。爸媽急忙地行至「伯特利」的門外,希望能夠截到的士往醫院。
三十多年來,「伯特利」的門口沒有什麼大改變,仍然是佷難截的士,爸媽等了很久也沒有的士,等了又等,最終便在民生書院門外截到的士,趕往醫院。而我亦在幾個小時後出世了。
雖然我爸爸常常說「當年真的無智慧,為什麼不打999叫救護車呢?」而我也當在系統神學、倫理學、護教學等神學科目,要用大量理性分析,邏輯思維,或在各科的專文寫作或溫習考試時,總是懷疑自己會否因為當年「腦缺氧」而令自己的智力出現問題。但感謝主,「伯特利」的老師們,總是循循善誘地教導我們每一位學生,不論我們的資質,總會鼓勵我們發問,並教導我們如何去透過參考書尋找知識。這便是我與「伯特利」第一個發生在1978年的故事。
第二個故事
時間飛逝,第二個故事發生在2000-2004年期間,當時剛與我墮入愛河的女朋友報讀了「伯特利神學院」的神學學士課程。
那時候總覺得「伯特利」是很神秘的,心想著到底這座白色大屋裡是什麼的模樣呢?聽聞是很古老,有火爐、木樓梯、地下室,厚厚的牆;牆厚得連手提電話也收不到。
當年學院也有規定(根據學生守則--教務規則3.5,「求學時期不鼓勵談戀愛」,而根據我女友說:院長也明言,不要讓他在九龍城看見同學在手牽手拍拖。所以,當每個星期日晚上,我送著女朋友回宿舍,心情總是戰戰兢兢的,恐怕被人發現。隨著在「嘉林邊道45-47號」的門前依依不捨一番後,鐵門「呯」的一聲,我倆又要分隔五天了。我站在街角,望著女朋友的宿舍燈亮著了,她在窗邊與我揮揮手,這種感覺真的有點像「羅密歐與朱麗葉」。但當我轉頭時,黃葉仲萍教授卻原來站在我背後,還問我:「入來坐坐,不用站在外面呀!」
當我們在2006年結婚時,黃太對我們說了一句恭賀的說話令我印象深刻「好囉,伯特利嫁女,不用再在門口等放學啦!」原來我們的一舉一動,師長也都看在眼內。而隨著年日過去,神學院裡終於可以收到手提電話的訊號,差不多整個校舍也能用Wi-Fi無線上網,飯堂更有高清電視,這的確是學院很體恤我們同學需要的表現。
第三個故事
隨著我在神學院裡報讀了一些晚間課程,開始對「伯特利」的認識多了,不單是對建築物的認識,更是與師長、同工、同學也認識多了。
感謝神的恩典,在2008年祂呼召我要我要接受全時間的神學裝備。
記得面試當天,是黃天相博士與譚師母與我interview,印象很深刻,黃博士的一個問題「你點樣知道呢個呼召係由神而來,而唔係由你老婆而黎?」那一刻我被問題嚇呆了,譚師母也忍不住笑了起來。當然,最後神學院取錄了我,相信當年的答案是令兩位師長滿意的。
入學後,因我是插班生,第一個學期所面對的科目是「希臘文」、「講道學」、「教會歷史」等等,放下書包太久,一時間也不能適應,曾經試過因為功課、考試的壓力失眠、不能進食、無故地喊,相信這應該稱為「抑鬱」。
是的,在神學院所讀的科目並不簡單,一年班要適應,二年班要學「希臘文」,三年班要「教工實習」,其實到四年班要想想前路,總有不同的壓力和挑戰,但靠著天父的恩典,師長、同學的關心和支持,原來回望時,便發現路上都滴滿了豐富的脂油。
在神學院裡,同學們之間,師長與我們之間,也是一份微妙的關係,相信這關係就叫做──「家」。感謝師長們除了教授我們聖經、神學、輔導、基督教教育等的知識外,還讓我們看見身為牧者怎樣去關心、愛護我們的羊群。老師們記得我們的代禱事項,關心著我們每一個。
上月二十日,我的女兒誕生,當師長、同學們知道那天我的女兒要誕生,彷彿這成為了學院裡的大事件。有同學告訴我「某同學說,不如到醫院陪陪阿Ken,他一定是很緊張。」或收到同學的短訊「很心急呀,出左世未呀?」或有師長把我的女兒相片貼在她的辦公室裡。今天是女兒的滿月,明天是我生日,同學笑說,不如與在席間我們順道慶祝吧!「一同歡欣,一同憂愁」這就是「家」的感覺了。
結語
在座每位都與「伯特利」有一個故事,我給這故事的題目是「我們這一家」,唔知道您的題目又是什麼呢?
在學院八十五週年紀念的日子,本人第一二七屆學生自治會主席謹代表「伯特利神學院」眾同學,祝願學院為上帝裝備更多工人。祝院長、各位師長身體健康、家庭愉快、桃李滿門。各位同學則像院訓一樣「成為聖潔,合乎主用,預備行各樣的善事。」
願一切榮耀頌讚歸給我們的上帝。多謝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